著者:邹晓辉
(2004年1月1日 统稿 2004年1月12日修订)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存在 第三章 信息 第四章 智能 第五章 沟通
第六章 语言 第七章 知识 第八章 软件 第九章 硬件 第十章 融智
参考资料
辅导
(1)知识要点
(2)思考题(要求融智学硕士研究生必作)
——(其中部分题为融智学博士研究生必作题)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融智的含义
一、词义辨析
融智一词,是词典里没有的新词,其中,“融”字的含义,与“融合”和“融通”两个词 中的“融”字的义项相同;“智”字的含义,与“智力”、“智能”和“智慧”三个词 中的“智”字的义项相同。融智 一词的含义,由此可见一斑。
二、分析方法
融智学所说的融智概念,除了以上词语一级的常识含义之外,至少还有哲学、科学、技术、艺术几个方面多个层次的含义。
三、分析结果
1、具有哲学理论意义的实际存在体系(见:第二章)
2、具有科学理论意义的本真信息体系(见:第三章)
3、具有技术实践意义的消歧形式体系(见:第四章)
4、具有艺术实践意义的生歧创造体系(见:第五章)
5、具有人机协作特色的选用系统工程(见:第六、七、八、九章)
第二节 融智学的产生
一、融智学产生的原因
融智学产生的创作背景和知识渊源等 内容较复杂,但其中决定性的原因——自然人与计算机之间协作条件的逐步形成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需求等事实却十分清楚 且简单明了。
二、融智学的形成过程
融智学,这一知识大融合的简美体系,是对“存在(哲学境界)、信息(科学基础)、智能(技术实现)与沟通(艺术效果)”诸问题的长期研究而逐步形成并完善起来的 。
三、融智学的最终形成
融智学一旦在其母体(喻指哲学、科学、技术、艺术大融合的环境)中孕育成熟,其作为一种独立的人类精神文化形式 (融智学)的诞生,就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
第三节 融智学与哲学、科学、技术、艺术的关系
一、 融智学成果的精髓
融智学,通过四大基本范畴的确立,解决了长期困扰人类的存在、信息、智能、沟通的一系列实质性难题 (例如:世界图景梦想、胡塞尔问题、乔姆斯基假说、哥德尔理想),从而找到了统一哲学、科学、技术、艺术的简美体系。
二、融智学范式的渊源
简单地说, 广义融智学通过解决存在问题找到了与哲学 的融合途径,狭义融智学通过解决信息问题找到了与科学的融合途径,工程融智学通过解决智能问题找到了与技术的融合途径,应用融智学通过解决沟通问题找到了与艺术的融合途径。
三、融智学理论的作用
融智学与哲学、科学、技术、艺术共享对真理的解释和对实践的指引或规范的权利。
第一章 思考题
1、试举出融智概念四个层次以上的含义 (义项)。
2、为什么说人机协作是融智学产生的决定性原因?
3、试述个人对融智学精髓的独到见解。 (此题为融智学博士研究生必作题)
4、试译融智一词(英文、法文、德文、日文、俄文或其它语种 由学生任选)。
第二章 存在
第一节 存在
一、存在的现象与本质
1、 现象——外显的存在 (客观的)
从广义融智学的观点看,现象就是外显的存在,即:静止的状态或运动的过程,一般指虚的符号形象(文)与实的载体载能(物)。 例如:自然语言(文)与自然物(物);人工语言(文)与人工物(物)。
2、 本质——内隐的存在 (客观的)
从广义融智学的观点看, 本质就是内隐的存在, 一般指抽象的道理(义)。 例如:科学的机理(义)与法则(义) ;技术的原理(义) 与方法(义) 。
二、 内、外交融的存在 (主观的)
1、从广义融智学的观点看,智能体的意识意向(意)就是内、外交融的存在,例如,自然人的思想情感(意);计算机的重用知识(意)。
2、体现在智能体的活动或运行过程之中的意识意向(意) 有多种分类方法。 主观的存在(意)是客观的存在(义)的子系统。例如:各种所谓的“主义”——各个学者或学派所发现并主张的那一部分“义”,实质上就是整个客观的存在(义)——“义”这个全集的子集。
第二节 可认知的存在形式
一、实的物
从广义融智学的观点看,实的物可分为:时钟体、储能体、智能体。简称:三大存在实形。 例如:生物时钟体、矿物储能体、人类智能体 ;机电时钟体(钟表)、电磁储能体(电池)、人工智能体(计算机)。
二、虚的文
从广义融智学的观点看,虚的文可分为:数字、文字、图形、表格、声音、影像、立体视像、活体视像。简称:八大存在虚形 ,统称:八大形式体系。其综合使用就产生了实际的文本与多媒体。
三、交融的意
从广义融智学的观点看,交融的意可分为:感性与理性两个方面。例如:人脑存储的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电脑存储的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
第三节 存在体系
从广义融智学的观点来看,融智概念体系所要表达的,实质上就是由具体的物(形而下)、直观的文(形而中)、抽象的意(形而上)以及支配这三者(物、文、意) 的义(道理)构成的存在体系。
广义融智学定义的存在体系,从整体上为人们认知与优化存在的各个方面、阶段、层次、系统,提供了一个总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二章 思考题
1、什么是存在?试指出其主要类型及特征。
2、存在体系抱括那几个方面?试举例说明。
3、试述个人对存在或存在体系的独到见解。(此题为融智学博士研究生必作题)
第三章 信息
第一节 广义信息(广义融智学的观点)
一、广义信息体系
1、哲学意义的存在信息(见:第二章)
2、科学意义的本真信息(见:第三章)
3、技术意义的形式信息(见:第四章)
4、艺术意义的创造信息(见:第五章)
5、协作意义的选用信息(见:第六、七、八、九章)
二、新旧范式对比
1、(文、意、义)= 信息
2、物 =(物质、能量)
注:新范式涉及:物、文、意、义;旧范式涉及:物质、能量、信息。
第二节 狭义信息(狭义融智学的观点)
一、科学意义的本真信息(上)
1、物,这一基本范畴自身的内部关系;
2、文,这一基本范畴自身的内部关系;
3、意,这一基本范畴自身的内部关系;
二、科学意义的本真信息 (中)
4、物与文,两个范畴之间的外部关系;
5、文与意,两个范畴之间的外部关系;
6、意与物,两个范畴之间的外部关系;
7、物、文、意,三者之间的外部关系;
三、科学意义的本真信息 (下)
8、上述1~7种关系的关系。
上述1~8种关系,统称:八大基本关系, 简称:本真信息,其内涵体现了整个存在体系的所有机理和变换法则。
第三节 序位模型 (工程融智学的观点)
融智学特定的统一的真知表达模型——形式化和标准化的序位模型,就是建立在上述本真信息体系的基础之上的。
从广义融智学到狭义融智学再到工程融智学,我们的认识经历了从存在体系到信息体系再到本真信息的收敛过程,为人们进一步地认知与优化存在的各个方面、阶段、层次、系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 思考题
1、试举出广义信息体系四个层次以上的含义 。
2、为什么说序位模型是建立在本真信息体系的基础之上的?
3、试述个人对新旧范式的独到见解。 (此题为融智学博士研究生必作题)
第四章 智能
第一节 智能体系(广义融智学的观点)
一、广义智能
一切涉及信息处理的物,包括:时钟体、储能体和智能体,都可视为具备某种广义智能,包括:显现出来的各种智能与隐藏起来的各种潜能。
二、狭义智能
一切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物,主要是智能体,例如:生物与机器,都可视为具备某种狭义智能,表现为: 普通的生物智能与专门的机器智能。
三、人类智能
主要指:自然人具备的信息处理能力 ,表现为:各种心理活动能力,例如:发散(想象生歧)与收敛(选择消歧)两种思维过程(左右逢源的联想能力)。
四、人工智能
主要指:计算机具备的信息处理能力,表现为:类似思维能力的能力,例如: 计算与推理(从上到下的推理能力)、复制与反馈(从下到上的学习能力)。
五、协同智能
主要指:自然人与计算机相互协作而共同具备的信息处理能力,表现为:人机优势互补的综合能力,例如: 从上到下的推理能力、从下到上的学习能力、左右逢源的联想能力。
注:协同=相互协作而共同。
第二节 协同智能(工程融智学的观点)
一、协同智能主体(典型实施例)
由自然人(涉及:各种专家和最终用户)与计算机(涉及:多媒体、多语种和多学科的知识参照系和融智学专家系统)相互协作而构成(其硬件形式涉及:网络、端机和嵌入式组件)。
二、基本处理对象(形式与内容)
1、广义文本——八大形式体系(见:第二章第二节)
2、本真信息——八大关系体系(见:第三章第二节)
三、协同智能处理(类型与方法)
1、两种基本的处理类型
广义的信息处理和狭义的信息处理,其中,广义的信息处理,有六个阶段:输入、存储、处理、输出、传输、反馈,狭义的信息处理,有两个方面:分解与合成,包括:内部的重构和外部的重组。
2、三种典型的处理方法
六步消歧法 、六步生歧法和参照系方法(借助参照系消歧的方法)
第三节 六步消歧法
一、形式消歧 (处理:识别与再现的难题)
二、内容消歧(处理:理解与表达的难题)
三、策略消歧(处理:可选择性难题)
四、算法消歧(处理:可计算性难题)
五、步骤消歧(处理:可重构性难题)
六、结果消歧(处理:可优化性难题)
第四节 六步生歧法
一、方向生歧 (对应于宏观意义的定向分析)
二、性质生歧(对应于通常意义的定性分析)
三、数量生歧(对应于通常意义的定量分析)
四、结构生歧(对应于通常意义的结构分析)
五、程序生歧(对应于通常意义的程序分析)
六、点位生歧(对应于微观意义的定位分析)
第五节 参照系方法(借助参照系消歧的方法)及其知识参照系示例说明
一、融智框架(大融合的科学理论工作指南)
1、融智学新范式的概念框架体系(大前提)
2、文化基因工程的总量控制模型(小前提)
3、汉语词汇语义学领域的法典与判例(总体构想的实施例)
——汉字义项大典与词语用例大全(总模型的样板工程)
二、工程蓝图(大协作的工程技术实践指南)
1、总量控制
语义素材整理标准(指导排序)
2、质量控制
义项类的审订标准(指导取舍)
3、结构控制
实例集的审订标准(指导取舍)
三、解决方案(实施步骤)
1、明确目标
a、建立系统、完整、全面的意义理论(相当于基本的法理准备或立法依据);
b、建立系统、完整、全面的汉语模型(同时也是国际通用的多语语义模型);
c、确立系统的汉字义项以及词语用例的排序和取舍的国际标准;
d、高质量地编辑一部国际通用的汉字义项大典与词语用例大全。
2、集中力量,协同工作
a、人与人(多学科专家群体)之间的通力协作;
b、人与机(多学科专家系统)之间的有机协调;
c、机与机(多学科专家系统)之间的协调运行。
3、合力完成这项非常精准又极为高效的知识表达系统工程(含:方法与工具)
第四章 思考题
1、什么是智能?试指出其主要类型及特征。
2、智能体系抱括那几个方面、阶段、层次和系统?试举例说明。
3、试述个人对智能与智能体系的独到见解。(此题为融智学博士研究生必作题)
4、有人说机器翻译的难点 是消歧,你怎么看?你知道计算机是如何消歧的吗?
5、有人说六步消歧法、六步生歧法和参照系方法是解决智能计算难题的关键,你的看法如何?(此题为融智学博士研究生必作题)
第五章 沟通
第一节 沟通类型(现象归纳与理论提炼)
一、广义智能体之间的沟通与自然物模型和人工物模型
二、狭义智能体之间的沟通与自然生物模型和人工装置模型
三、人类智能体之间的沟通与人类智能模型
四、人工智能体之间的沟通与人工智能模型
五、协同智能体之间的沟通与协同智能模型
第二节 沟通范式
新旧两种沟通范式的关系
——以人与人、人与机、机与人、机与机之间的沟通为例
一、新旧两种沟通范式的主要联系
1、面对共同的存在体系
2、处理相同的信息形式
3、具有一致的消歧愿望(此条仅就自然人而言)
二、新旧两种沟通范式的主要区别
1、有无相对完整的后台知识参照系
2、有无后台知识参照系的直接应用
3、是否能精准高效地实现五步消歧
第三节 沟通艺术
一、基于消歧技术的沟通 (六步消歧,直接沟通)
二、基于生歧技术的沟通 (六步生歧,间接沟通)
三、消歧与生歧相结合的沟通艺术(预测决策型)
第四节 典型分析
应用沟通范式原理,对一系列基本的沟通方式进行对比分析
一、沟通方式(上)——人际之间进行的对称性双向沟通
1、面对面交谈(例如:日常生活与戏剧舞台以及讲台这三种方式)
2、电话交谈(例如:分别借助电话与可视电话这两种通信的方式)
二、沟通方式(中)——人际之间进行的异步性双向沟通
3、书面往来(例如:分别借助纸墨与电子这两种信息载体的方式)
a、及时的双向沟通(例如:网上书面交谈)
b、延时的双向沟通(例如:纸墨与电子邮件往来)
三、沟通方式(下)——非对称性异步沟通(涉及单向认知与多向优化)
4、人际之间通过传统出版物进行的间接沟通(例如:阅读纸墨出版物)
5、人际之间通过电子出版物进行的间接沟通(例如:阅读电子出版物)
6、 人际之间借助计算机进行的间接沟通(例如:机译、机读等形式)
第五章 思考题
1、什么是沟通?试指出其主要类型及特征。
2、试述个人对新的沟通范式的独到见解。(此题为融智学博士研究生必作题)
3、怎样理沟通艺术?试举例说明:消歧与生歧是如何具体相结合的?
4、为什么说单向认知与多向优化是两种非对称性异步的沟通形式?谈谈你的看法。
第六章 语言
第一节 语言体系(广义融智学的观点)
一、广义语言
任何通信方式或工具,只要涉及信息沟通,都可视为某种广义的语言。
二、狭义语言
广义语言中只涉及生物或机器的信息沟通,则可视为某种狭义的语言。
三、自然语言(A库——0-16个基本数据表)
狭义语言中只涉及自然人的信息沟通,则可视为某种广义的自然语言。
自然人日常运用的民族语言文字视为狭义的自然语言。其典型是母语。
A库——0-16个基本数据表,作为狭义的自然语言的总量控制模型,是以汉语和英语为原始研究对象,通过自然人与计算机的协作,从大量的真实文本素材之中采集和提炼出来的。
四、人工语言
狭义语言中只涉及人工装置(如:计算机、机器人、网络与各种嵌入式装置)的信息沟通,则可视为某种广义的人工语言(注:世界语是人造的一种狭义的自然语言而非人造的人工语言)。
计算机的程序语言视为一种狭义的人工语言。
二进制的数字语言,是一种最基础的计算机程序语言——机器语言。同时,它又是一种横跨自然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用的数学语言——是一种最简单的算术数字语言。八大形式体系之中的任何一种语言形式,在一定条件(同义并列)下,都可与这种二进制数字形式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相互转换或代换关系。如:对纯文本进行编码转换。又如:对多媒体进行模数或数模转换。
五、协同语言(Z库——多语种和多媒体之间可进行对应转换的Z语言数据库)
狭义语言中同时涉及自然人与人工装置的信息沟通,则可视为一种狭义的协同语言。
它本质上是一种可由数学语言、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协同驾驭的多语体系。
其中,最为典型而且常用的是机器语言与高级程序语言、日常自然语言和界面对象语言同义并列于后台的协同语言形式体系。
第二节 语言计量模型(狭义融智学的观点)
一、语言计量与计算语言的关系
工程融智学领域的语言计量学与自然语言理解领域的计算语言学之间的关系
二、语言计量与十大语言学学科(文字学、语音学、语义学、语汇学、语法学、语用学、修辞学、逻辑学、翻译学、写作学)的关系(注:这里强调的是逻辑学中与语言学密切相关的那一部分知识)
三、语言计量模型
1、语言的存储优化模型(涉及对认知科学双语存储模型的改进)
2、语言的总量控制模型(涉及融智学及其文化基因工程的应用)
第三节 语文系统工程(工程融智学的观点)
一、语文系统工程
自然语言的总量控制模型(A库——0-16个基本数据表)
1、双语存储优化模型(人脑原创模型)——可初试
2、双语总量控制模型(电脑重用模型)——可中试
3、多语共用形式体系(网络共用模型)——可试用
二、符号系统工程
程序语言的总量控制模型(基于ASCII码的基本数据表)
三、文化基因工程
1、狭义文本与数据表格的间接计算
2、广义文本与数据表格的间接计算
3、Z语言(多语种多媒体对应的Z库——基于ZSCII码的GLPS)
注:GLPS是全球语言定位系统的英文缩写。
第六章 思考题
1、什么是语言?试指出其主要类型及特征。
2、语言体系抱括那几个方面、阶段、层次和系统?试举例说明。
3、试述语言计量与计算语言的区别与联系。
4、你知道现在的计算机是如何进行形式消歧的吗?
5、有人说语文系统工程可以解决各个层次的语言消歧问题,你的看法如何?(此题为融智学博士研究生必作题)
第七章 知识
第一节 知识体系(广义融智学的观点)
一、广义的知识
涉及存在体系的知识,可视为广义的知识。
二、狭义的知识
涉及本真信息的知识,可视为狭义的知识。
三、原创的知识
首次被自然人发现(认知)的知识(无论广义狭义),可视为人类原创的知识。
四、重用的知识
被人工装置(如:计算机或嵌入式装置)记录的知识,可视为机器重用的知识。
五、共用的知识(B库——2×3+3×3个基本数据表)
人工装置以狭义协同语言的形式记录、转述或表达的知识,视为人机共用知识。
第二节 知识计量模型(狭义融智学的观点)
一、知识计量与计算语义的关系
工程融智学领域的知识计量学与自然语言理解领域的计算语义学之间的关系
二、知识计量与数字图书的关系
工程融智学领域的知识计量学与数字化图书馆学领域的数字图书之间的关系
三、知识计量模型[A库+B库(知识库)]
1、知识的联想框架模型(涉及思维科学的框架要件模型)
2、知识的结构控制模型(涉及融智学及其文化基因工程)
第三节 知识系统工程(工程融智学的观点)
一、语言的总量控制(A库)与(B库)知识的结构控制
1、人类原创知识的结构控制与计量
2、机器重用知识的结构控制与计量
3、人机共用知识的结构控制与计量
二、普通常识与多学科专业知识的表述
1、普通常识与多学科专业知识的自然语言表达
2、普通常识与多学科专业知识的人工语言转述
3、普通常识与多学科专业知识的人机协作表述
三、知识表述及其数据表格的间接计算
1、狭义文本表述的知识与数据表格的间接计算
2、广义文本表述的知识与数据表格的间接计算
3、B 库——多语种多学科知识信息数据库和数据仓库
4、基于GLPS的GKPS(全球知识定位系统)
第七章 思考题
1、什么是知识?试指出其主要类型及特征。
2、知识体系抱括那几个方面、阶段、层次和系统?试举例说明。
3、试述知识计量、计算语义与数字图书三者之间的关系。
4、你知道计算机是如何进行内容消歧的吗?
5、有人说知识系统工程可以解决各个层次的内容消歧问题,你的看法如何?(此题为融智学博士研究生必作题)
第八章 软件
第一节 软件体系(工程融智学的观点)
一、底层软件——基于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与基于ASCII或ZSCII码的GLPS
二、系统软件——基于GLPS的GOS(通用操作系统)
三、应用软件——基于GOS与GKPS的3A应用系统(如:办公系统和各种管理系统)
四、工具软件(如:基于Z语言的开发系统与各种设计软件以及各种专门的工具软件)
五、数据软件(如:基于Z语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仓库)
六、协同软件(如:基于Z语言的5W1H系统 ——主要由Z库、N库及N界面构成)
第二节 软件计量模型(狭义融智学的观点)
一、软件计量与软件开发的关系
工程融智学领域的软件计量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软件学之间的关系
二、软件系统工程与软件工程的关系
工程融智学领域的软件系统工程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软件工程之间的关系
三、软件计量模型 (5w1h库=Z库+N库)
1、软件的存储优化模型(涉及认知科学的软件存储模型)
2、软件的总量控制模型(涉及融智学及其文化基因工程)
第三节 软件系统工程(工程融智学的观点)
一、基于5w1h库=Z库+N库的系统软件
1、基本运行状态与必备操作过程——采用5w1h程序或N对象和Z语言加以表达
2、常用基本方法与必备控制工具——采用5w1h程序或N对象和Z语言加以表达
二、基于5w1h库=Z库+N库的应用软件
1、 底层的符号语言软件
基于ASCII码的程序语言与数据表格的间接计算
基于ZSCII码的自然语言与数据表格的间接计算
2、上层的对象语言软件
基于Z语言或5w1h库=Z库+N库与数据表格的间接计算
注:能够表达八大形式体系的Z库=A库+B库
第八章 思考题
1、什么是软件?试指出其主要类型及特征。
2、软件体系抱括那几个方面、阶段、层次和系统?试举例说明。
3、试述软件系统工程与软件工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4、你知道计算机软件是如何参与消歧的吗?
5、有人说软件系统工程可以解决各个层次的计算机消歧问题,你的看法如何?
第九章 硬件
第一节 硬件体系
一、系统架构
1、网络设备与设施的分布
2、终端设备的分布与连接
二、基本部件
1、接口部件
2、开关部件
3、关键组件
三、生产方法与生产标准
1、纵向关系与结构的处理(分与合)
2、横向关系与结构的处理(分与合)
3、纵横关系与结构的处理(分与合)
4、内部关系与结构的处理(分与合)
5、内外关系与结构的处理(分与合)
——上下左右、里里外外
四、施工方法与施工标准
五、维护方法与维护标准
六、使用方法与使用标准
七、物流管理与物权管理
第二节 硬件计量学与硬件系统工程
一、硬件计量学
1、网络系统及其要件的计量模型
2、终端系统及其部件的计量模型
二、硬件系统工程
1、网络系统工程
2、终端系统工程
三、硬件监管网络体系
——对硬件的主要部件实行全过程与全方位的管理
1、对硬件的主要部件实行全域定位
2、对硬件的主要部件实行全网定位
3、对硬件的主要部件实行全球定位
第九章 思考题
1、什么是硬件?试指出其主要类型及特征。
2、硬件体系抱括那几个方面、阶段、层次和系统?试举例说明。
3、试述个人对硬件与硬件体系的独到见解。(此题为融智学博士研究生必作题)
4、你知道怎样对硬件的主要部件实行全域定位、全网定位和全球定位吗?您认为必要吗,为什么?
第十章 融智
第一节 融智学问体系
一、广义融智学
强调广义协同智能体及存在信息处理
二、狭义融智学
强调狭义协同智能体及本真信息处理
三、理论融智学
强调协同智能体信息处理的理论基础
四、工程融智学
强调协同智能体信息处理的实践操作
五、应用融智学
强调协同智能体信息处理的应用推广
第二节 广义融智学
一、研究对象和目的
1、研究对象——存在体系及广义融智现象
2、研究目的
通过狭义协同智能体及本真信息处理,
一方面,旨在:认识存在体系(主要理解其中与自然人密切相关且可认知的部分)
另方面,旨在:改造存在体系(主要表达其中与自然人密切相关且可优化的部分)
二、主要学科与分支
1、基本学科
狭义融智学的各个学科分支(见:第三节 狭义融智学)。
2、交叉学科
狭义融智学与哲学、科学、技术、艺术等传统学科之间形成的诸交叉学科。
3、整合学科
在哲学、科学、技术、艺术等传统学问逐步纳入全球知识定位系统(向融智学进化发展)的过程之中,形成的一系列全域数码化知识表达的融智哲学、融智科学、融智技术、融智艺术等整合学科。
第三节 狭义融智学
一、研究对象和目的
1、研究对象——信息体系及狭义融智现象
例如:人与人、人与机、机与人、机与机之间的协作以及相应的信息处理。
2、研究目的
通过狭义协同智能体及本真信息处理,
一方面,旨在:系统地、完整地集人类知识之大成,
另方面,旨在:全面地提高融智活动的效率与效能。
二、主要学科与分支
1、三个基础学科
理论融智学、工程融智学和应用融智学
2、五个核心基础学科分支
融智通论、融智通则、融智通式、序位逻辑、多元数学。
3、五个应用基础学科分支
语言计量学、知识计量学、软件计量学与硬件计量学
对象计量学(注:有待被更大范围的知识共同体成员认可或进一步地探讨)
4、五个应用技术学科分支
语文系统工程、知识系统工程、软件系统工程和硬件系统工程
文化基因工程(注:有待被更大范围的知识共同体成员认可或进一步探讨)
5、三个应用管理学科分支
协同智能计算系统与知识产权监管系统和产、学、研、用、算一体化动态管理体系
第四节 理论融智学
一、理论融智学
1、理论融智学的两个基础
实验基础和理论基础(准备、形成、发展与推广普及)
2、理论融智学的范式变换
a、旧范式(仅仅涉及:狭义的部分)
自然人与计算机之间尝试协作的各种实验 ,涉及现有科技领域如:数理逻辑、 计算数学、认知科学、程序语言、人工智能、计算语言、图形图像、知识信息数据处理等等。
b、新范式(不仅涉及:狭义的部分,而且,还涉及:广义的部分)
理论融智学,是狭义协同智能体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其创新领域如: 融智通论、融智通则、融智通式、多元数学、序位逻辑(涉及:演绎体系与生成体系及其沟通过程中的消歧和生歧)。
其中,最狭义的融智学部分,是关于自然人与计算机如何相互协作而共同进行信息处理的学问。 其研究重心是人机优势怎样具体互补的原理与方法和智权战略的一部分。
其中,最广义的融智学部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整个智权战略也是融智学的一个研究重心。
二、理论融智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学科分支
1、融智学新范式(简称:融智学三通理论)
a、融智通论(四大基本范畴——三棱模型)
b、融智通则(四大基本法则——演绎体系)
c、融智通式(两大基本公式——演绎体系)
2、序位逻辑(八大基本关系——演绎体系)
3、多元数学(八大基本形式——演绎体系)
注:演绎体系的若干子集与生成系统的一系列子集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第五节 工程融智学
一、工程融智学,主要是一门涉及理论融智学成果如何具体实施的工程学科
1、工程融智学的发展阶段:初步的分散实验和进一步的系统的整合实验。
2、自然人与计算机之间继续尝试协作的初级实验阶段,涉及的现有知识领域如:数理逻辑、 计算数学、认知科学、程序语言、人工智能、计算语言、图形图像、知识信息数据处理,进一步 还涉及系统科学、信息科学、人工科学、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传感与传播等交叉科学和控制技术。
3、另辟蹊径——在理论融智学直接指导下形成的工程融智学分支和相应的系统工程分支。
二、工程融智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学科分支
1、对象计量学与文化基因工程技术(直接的对象形式)
2、计算机及其数据表格的间接计算(间接的数码形式)
3、语言计量学与语文系统工程技术(多语种——A库)
4、知识计量学与知识系统工程技术(多学科——B库)
5、软件计量学与软件系统工程技术(多媒体——N库)
6、硬件计量学与硬件系统工程技术(多物件——H库)
第六节 应用融智学
一、应用融智学,主要是一门涉及工程融智学成果如何推广普及的应用学科
二、主要内容及学科分支
1、协同智能计算系统
——全球知识定位系统(GKPS)
它主要是基于数据仓库的常规协作查询系统(工程融智学成果的直接应用)。
2、知识产权监管系统
——分为战略、策略与战术三层监管体系
3、产、学、研、用、算一体化动态管理体系
在GKPS数据仓库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一系列专门的应对知识信息数据库,一方面,负责处理非常规的特殊协作查询,另方面,负责系统中应对知识信息数据库的日常更新(增、删、改)。
第七节 新、旧范式之间相关的范畴或概念(举例部分的比较分析)
一、现象(物、意、文)与(义)本质
二、是什么(物、意、文)与(义)为什么
三、形式(物、文)与(意、义)内容
四、客观(物、文、义)与(意)主观
五、载体(物)与(文、义、意)负载
六、质能(物)与(文、义、意)信息
七、实(物)与(文、义、意)虚
八、形式化(物、文)与(意、义)非形式化
九、直观(物)与(义)抽象
十、实在(物)与(文)虚拟
十一、客观实在(物)与(文、义)客观虚在
十二、客观实在(物)与(意)主观虚在
第十章 思考题
1、什么是融智学?试指出其主要类型及特征。
2、融智学体系抱括那几个方面、阶段、层次和系统?试举例说明。
3、试述个人对融智学或融智学体系的独到见解。(此题为融智学博士研究生必作题)
4、你知道自然人与计算机是如何进行协作的吗?你能区分计算机科学常识与融智学专业知识这两种含义的人机协作吗?试用你自己认为典型的实例,进行比较说明。(此题为融智学博士研究生必作题)
5、从“新、旧范式”之中选择至少三组范畴或概念,进行探讨与分析。
《融智学纲要》辅导(1)知识要点 (2)思考题(要求融智学硕士研究生必作)——(其中部分题为融智学博士研究生必作题)
--结束--